close
洗澡也是有大學問的呢
在不同季節,不同體質的老人家,應該調整洗澡方式。
1.淋浴比泡澡好
以衛生與安全考量來說,淋浴比較衛生,也較不易感染疾病;淋浴時浴室應有防滑設施、扶手等,防止跌倒,也可在浴室放一張小椅子,讓老人家坐著淋浴。
2.泡澡要注意的事情
老人家泡澡時,家人最好在附近以方便就近呼叫。老人家泡澡前先補充水分,從半身浴開始,先讓下半身浸泡水中,浸泡到上半 身時,時間以5至15分鐘為宜;也要避免水溫過熱或過涼。
繪圖/廖珮涵
有高血壓等慢性病者,建議不要泡澡。
3.寒流來襲時不一定要泡澡
若寒流來襲,老人家可能因冷空氣導致關節內壓力增加,感到疼痛。這時可以利用局部熱敷,達到熱療效用,緩解關節疼痛。
例如手部、腳部浸泡約40到45度C熱水,或熱敷墊,利用電毯、電熱敷墊也是好方法。
注意:最好由身旁的年輕人幫忙量測溫度;有使用電子產品時,調到最低溫、加上毛巾隔離,因為老人家對熱度敏感度低,很容易燙傷。
4.臥床或行動不便的老人如何洗澡
家人每天幫忙擦澡,局部重點部位加強清潔,其實就能達到健康衛生的標準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