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家通常早睡早起,卻有些老人到了白天還是說睡不飽(好)怎麼一回事呢?咦

擔心子孫…自然失眠

吳奶奶抱怨,晚上總在床上翻來覆去,不是覺得房間太悶熱,就是開了冷氣又覺得太冷,睡不好的她看什麼事情都不滿,「怎麼這麼多事情令人煩心!」

首先該了解,為什麼睡不好?最容易釐清的是「自然的失眠」,也就是暫時性的睡不好;很多長輩掛心孩子、孫子,或隔天有期待的事,如出國旅行、拜拜、娶媳婦等所以睡不好;另外,若睡眠環境不佳,如氣候溼熱或照明過亮等,也會影響睡眠,但去除障礙後,即可恢復正常作息。


內科疾病…慢性失眠

若非自然的失眠,其他原因導致的睡不好,就得諮詢專業意見,才能實際改善。內科疾病精神問題是不少老人家慢性失眠的原因。大於65歲,半數以上有一種疾病在身,四分之一有兩種,五分之一甚至有4種以上疾病。

不論是高血壓、高血糖、甲狀腺功能障礙 、慢性肺病、心衰竭,或攝護腺肥大、膀胱不穩定、中風,都可能影響睡眠;不少年長者有憂鬱傾向,甚有焦慮症、恐慌症,如果未善加控制,也會影響睡眠品質。

年老女性失眠情形更常見,主要是因為更年期荷爾蒙變化

 

 

原因不明…檢查釐清

如果沒有特別原因睡不著,此時必須釐清是否為睡眠周期障礙。睡眠結構分為1、2期的淺睡期,及3、4期的深睡期及動眼期;睡不好的老人家淺睡期拉長,但深睡期及動眼期都縮短,以致好像睡很多、但總是睡不飽。

一般人一天深睡期至少要3小時才足夠,若中風、失智症或更年期造成腦部神經傳導物質、荷爾蒙改變,就有可能改變睡眠結構。


監測生理變化用藥要謹慎

睡不著「是症狀還是疾病」?應該先釐清,特別是本身就有慢性內科疾病的長輩,一定要跟主治醫師說明,無論是天天睡不著或是睡2天、醒3天,都可能是問題。

到底有多少淺睡、深睡期,或是有沒有睡眠中止問題,自己是很難認知的,因此必須透過監測,了解睡眠中的生理變化,透過電子監測的紀錄以及病史、問診,找出睡不好的原因。


睡眠障礙人數不少,但常見簡化為吃安眠藥即可,反而隱藏真正的病因,對於根本不該吃安眠藥的人來說,甚至可能造成更危險的問題。

抗焦慮、抗憂鬱藥物也有放鬆作用,讓人容易睡覺;但與對抗睡眠障礙的安眠藥不同,有服藥者應該認知藥物為何,並諮詢精神科醫師、了解正確的使用方式。


如何好睡:

1.讓睡眠環境更舒適,不要在床上讀書、看報、看電視。

2.找出最適當的睡眠時數,盡可能規律定時的睡覺、起床。

3.少吃刺激食物、飲品。

4.每天適度運動。

5.晚上不要吃太豐盛、戒掉宵夜。

6.不要喝含咖啡因飲料,如咖啡、茶、可樂。

7.不應做激烈運動。

8.做些柔軟操、洗熱水澡等幫助入睡。

9.睡前1小時不要喝酒。

10.睡前可喝一小杯加糖的牛奶。

如何好睡

資料提供來/來源: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/聯合新聞

 

奇摩 官網 逃跑外勞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好幫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